立業鄉村 絢若夏花
發布時間:2023-05-06 15:23:47 | 來源:中國網 | 作者:魏昕悅 王震華 | 責任編輯:王靜春意藏,夏初長。在風暖晝長的時節,萬物奮力向下扎根、向上生長。近些年來,紛紛扎根北京鄉村的青春力量,用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方法,將蘊藏于鄉土里的澎湃能量,創造性地轉化為了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。他們有想法、敢創新、肯實干,他們愛農業、懂技術、善經營,他們的人生旅途猶如行至立夏時節,在鄉村廣闊天地之中盡情綻放著青春絢麗之花——
青春反哺“栗”久彌新
立夏的和風,喚醒了懷柔區渤海鎮明清板栗園的古栗樹。寫滿數百年滄桑的樹干之上,嫩葉隨風,向世界舒展著自己的生命力。一次次漫步栗樹下,李思鵬腦海中“懷柔板栗帶動鄉村振興”的美好圖景,也一遍遍描繪,更加清晰、日益豐滿……
1995年出生的李思鵬,是土生土長的懷柔人。板栗既是童年的記憶,也是養育他長大的產業。大學畢業后,當他看到家鄉的板栗產業后備力量不足、只剩下習慣傳統種植的老栗農和沉默的老栗樹時,毅然決定回鄉創業。他加入父親創辦的合作社,創立了“老栗樹”品牌?!皯讶岬陌謇醍a業,應該是大有可為的?!崩钏践i說。
李思鵬希望用年輕的思維、青春的力量,帶動家鄉板栗產業蛻變升級?!巴ㄟ^一二三產融合,打破鄉村產業的瓶頸,讓懷柔板栗走出家鄉,走向全國、甚至走向世界?!彼麨槔鯓浒惭b傳感器,建立了智能種植系統,整片林區的濕度、溫度、病蟲害等都可以實時監控、自動分析;他虛心向農業專家求教,做品種研發,嘗試提升板栗單樹產量,讓老栗農更有“賺頭兒”;他還跨領域、跨專業取經,組建起一支平均年齡不到28歲的品牌運營和研發團隊,不斷創新板栗產品、講好板栗文化故事,讓京郊綠水青山里長出來的板栗成為了年輕人口口相傳的“健康美食”。他的夢想一點點變成了現實。
據介紹,目前“老栗樹”合作社已經簽約了830家栗農,涉及懷柔區渤海鎮21個村。近四年來,每年老栗樹合作社的簽約價格均比市場價高兩成左右,已累計帶動栗農增收1300余萬元。
“今年我們的板栗元素會與更多的二三產業態融合,開發出更多的新品,預計年銷售額將突破5000萬元?!睂τ趹讶岚謇醯奈磥?,李思鵬信心滿滿。
第一書記 “超”有活力
到南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,楊超剛滿30歲?!八顾刮奈摹薄耙豢淳筒欢r村工作”“恐怕是繡花枕頭”……老百姓對這位年輕書記的最初印象沒過多久,就被打破了。大家漸漸都親切地稱呼他——小超書記。
南港村地處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鎮,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建村史的古老村落,山上有京西古道,村子里有古樹古橋,歷史文化名人馬致遠故居就在距離村莊2公里的地方。然而這樣一個風景秀美如畫、文化積淀深厚的村莊,集體經濟收入卻只有5萬元,2020年被定為“集體經濟薄弱村”。駐村后,楊超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“小目標”:要在自己的2年任期內,幫助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0萬元。
南港村家家戶戶都會種植京白梨,這可是秋子梨系統中品質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,是北京果品中唯一冠以“京”字的地理標志產品。但由于南港村地處偏僻,銷路不多,每年京白梨收獲時,賣不出去的梨只能爛在樹上,農民看在眼中、疼在心里。駐村后,楊超經多方聯系,在派出單位京煤集團的大力支持下,最終促成了十幾家單位聯合收購,成功為村里的京白梨暢通了銷路。同時,經過深入走訪,楊超還發現了南港村的另一件“寶貝”——醬菜。原本每年只能售賣300來盒的醬菜,通過主動宣傳迅速“出圈”,2022年銷量增加到近2000盒。
京白梨和醬菜對于村集體增收只是“小打小鬧”,南港村還急需一項可持續發展的支柱型產業,楊超把目光看向了赤松茸種植。起初,赤松茸這個新鮮事物并不被村民所接納,楊超就開辟實驗田自己試種。在種植赤松茸的半個月里,楊超每天都到實驗田里干活,村民開始逐漸理解小超書記的良苦用心,紛紛加入。最終,赤松茸種植有了起色,楊超多方奔波,打通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,還自學了直播帶貨和短視頻剪輯等,為來年產品銷售做足了功課。
據了解,為給“三農”發展持續增添活力,北京市從2015年至今,已向農村派駐了6批次第一書記。楊超就是第6批720位第一書記中的一員,駐村一年多來,已經幫助南港村逐漸盤活了鄉村旅游,菌菇產業也有聲有色,村集體每年收入已經超過50萬元,楊超提前實現了“小目標”。
在京郊鄉村的廣闊天地里,像李思鵬、楊超這樣有著愛農情懷和興農本領的年輕人越聚越多,他們立志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、奉獻力量。他們把青春的激情、智慧、心血、汗水等一一播撒進了鄉村振興的沃土之中,落地、生根、發芽、生長,青春正如夏花一樣,盡情地絢麗綻放……
(北京美麗鄉村網供稿 作者:魏昕悅 王震華)